题目

1.任务概况利用GPS技术和水准测量技术,在已有加密重力资料、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力、地形数据及gps水准数据的处理,精化该市似大地水准面,涉及测区面积约5000km2。程异常控制点时,可直接选择利用其中的部分点位。××市共有国家第二期一、二等水准复测路线200km,基本水准点45个,经过外业实地踏勘与内业分析,其中35个点保存完好,点位稳定、可靠,在布设该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所需的高程异常控制点时,可直接选择利用其中的部分点位。同时选择部分点位保存完好、观测资料与成果齐全且地质条件稳定的国家一二等水准点作为高程异常控制点的正常高程的起算点。经过资料分析,该市似大地水准面计算区域内拥有加密重力测量资料约1万多点,在每个2.5′×2.5′格网内至少有一个实测重力点,重力数据的分布密度可满足该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需要。1.简述高程异常控制点布设原则。2.简述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流程。3.简述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检验原则和精度评定方法。

1.高程异常控制点布设原则如下:

(1)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均匀分布于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区域。

(2)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具有代表性,点位分布应顾及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的地形类别区域,点位在不同地形类别均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丘陵和山地等地形变化剧烈地区应适当加大高程异常控制点分布密度。

(3)各级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宜利用不低于GB/T23709—2009《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中4.5规定精度的大地控制网点和水准网点。

(4)相邻高程异常控制点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式(1.4.2)的计算结果。

2.似大地水准面计算流程如下:

(1)高程异常控制点gps测量数据处理。

(2)高程异常控制点水准测量数据处理。

(3)计算高程异常控制点的高程异常。

(4)收集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区域的重力资料与数字高程模型资料,并按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要求对数据进行整理。

(5)可采用地形均衡重力归算等方法完成重力点的重力归算与格网平均重力异常计算。

(6)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参考重力场模型,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完成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计算。

(7)采用融合技术消除或削弱高程异常控制点与对应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不符值,完成与国家高程系统一致的似大地水准面计算。

3.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检验原则和精度评定方法

检验点布设原则如下:

(1)检验点的点位分布均匀

在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不同的地形类别以及有效区域边缘地区均应布设检验点,

采用未参加似大地水准面计算的实测高程异常点作为检验点。

(2)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0km,检验点总数不应少于200个;

省级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100km,检验点总数不应少于50个;

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km,检验点总数不应少于20个。

(3)检验点与用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高程异常控制点间的距离应不小于似大地水准面格网间距。

(4)检验点应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联测条件。

(5)在利用旧点作为检验点时,应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好性以及是否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观测,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检验点数据处理如下:

(1)GPS数据处理按照GB/T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要求执行。

(2)水准数据处理按照GB/T12897—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GB/T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执行。

(3)计算检验点的实测高程异常。

(4)利用检验点的大地坐标和拟合后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各检验点的高程异常。

似大地水准面精度评定则由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的各检验点高程异常与其实


多做几道

某市的基础控制网,因受城市建设、自然环境、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不断损坏、减少。为了保证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该市决定对基础控制网进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的普查、补埋、观测、计算及成果的坐标转换等。现处于技术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网采用三等GPS网,拟用10台仪器,采用点连式进行观测,布设37个GPSC级点。【问题】1.简述三等大地控制网的目的和技术要求。2.简述技术设计的目的和步骤。3.计算该网的总基线数、必要基线数、独立基线数和多余基线数。

1)项目概况为满足×××工程的需求,拟进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选点埋石、外业水准观测、数据处理等。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已有资料情况(1)测区现有1:1万、1:5万地形图可供设计、选点使用。(2)国家二等水准点4个,其中2个基岩点,2个基本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作业单位概况(1)技术人员:具有高、中、初级职业资格人员×××名,长年从事水准测量工作,具有丰富的水准控制网布测经验,可组织×××个水准测量班组同时作业。(2)仪器设备:具有×××套经过检定合格的DSI.DS05水准仪,可满足×××个水准测量班组同时作业需求。4)问题(1)简述商程控制测量技术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2)试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不适合设立水准点的地点。(3)工程完成后应提交哪些成果?

某沿海港口在航道疏浚工程完成之后,委托某测绘单位实施航道水深测量,以检验疏浚是否达到15m的设计水深要求,有关情况如下:1.测量基准:2.测区概况:3.定位:采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GPS定位。问题与考点:1.简述A点作为差分基准台应具备的条件。2.根据已知点成果资料,本项目最多可以计算得到几个坐标系转换参数?分别是什么参数?3.简述将A点已知高程hA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地高HA的主要工作步骤。4.计算航道最浅点B处的水深值,并判断航道疏浚是否达到设计水深。

某测绘单位开展了沿海某岛屿的陆岛GPS联测及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分级布设了若干GPSB、C级控制点,以及高程异常控制点(又称GPS水准点)和二、三等水准点辅以全站仪等常规方法建立了D级测图控制网,并对海岛及附近海域施测1∶2000地形图,测量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3°高斯―克吕格投影,1985国家工程基准。1.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在大路沿海岸线布设了300公里长的二等水准附和路线,在编算概略高程表时,对各侧段观测的高差进行了水准标尺长度改正,水准标尺温度改正,重力异常改正和固体潮改正,计算发现附和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超限。2.测图控制网中有一条电磁波测距边MN的斜距观测值D=2469.386米,M、N两点的平均高程hm=30m,高差Δh=5m。在经过归化投影后,通过M、N两点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计算得到的边长D'=2469.381米,两点的平均横坐标ym=20km。3.水下地形采用单波束测深。在水深测量开始之前,利用新建海岛验潮站一个月的观测资料,计算得到了当地临时平均海面和临时深度基准面,埋设了水准点P,测得P点基于临时平均海面的高程hP=5.381米。测量结束后,利用海岛验潮站连续12个月的观测资料及沿岸长期验潮站资料,重新计算了当地平均海面和深度基准面,并对测深成果进行了改正。新的平均海面比临时平均海面低3厘米比1958国家高程基准面高出20厘米,GPS联测得到了P点的三维大地坐标,其大地高HP=5.892米。【问题】1.本项目不同等级、不同用途的GPS点应分别选择埋设什么类型的标石?2.二等水准附和路线高差闭合差超限,最有可能是对观测高差没有进行什么改正引起的?这项改正与水准测量路线的那些要素相关?3.MN测距边从斜距D到高斯平面边长D'经过了哪些归化投影计算?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缩放规律?4.计算p点基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h´p和高程异常ξp?

1测区概况××地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6、7、8月为雨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年均温高达18℃以上,年内月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冬季偶有奇寒。根据经济发展对基础测绘的需求,拟对本地区进行二等、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二等水准观测100km,三等水准观测600km,全网进行统一平差计算,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区困难类别为Ⅱ级。2已有资料(1)测区现有1:1万、1:5万、1:10万、1:25万地形图。(2)国家一等水准点4个,其中2个基岩点,2个基本点。3选点和埋石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选点埋石:二等点311个,其中基本标石点11座,普通标石点300座;三等点365个,全部为普通标石点。4问题1)根据埋石情况计算工程经费(保留小数点后两位)。2)简述建立二等水准网的原则和技术要求。3)影响水准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哪些误差?如何削弱这些误差的影响?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