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任务概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二等水准观测1177km,三等水准观测717km,全网进行统一的平差计算,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目标按照统一规划、整体设计、逐级控制的原则,利用水准测量技术建立区域大地高程控制网。指标要求二等水准网的指标要求。二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偶然中误差应不超过1.0mm,二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全中误差应不超过2.0mm。三等水准测量的指标要求。三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偶然中误差应不超过3.0mm,三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全中误差应不超过6.0mm。基础条件图件资料。 水准资料。测区原有一等水准路线2条。高程成果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有3个基本点和1个基岩点设计为本市二、三等水准网的起算点。选点和埋石资料。 人员。设备。作业单位有×套经过检定合格的DSZ05、DSZ1型数字水准仪,可同时满足×个水准测量班组作业的需求。基础条件图件资料。 水准资料。测区原有一等水准路线2条。高程成果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有3个基本点和1个基岩点设计为本市二、三等水准网的起算点。[问题]1.影响水准测量成果的因素有哪些误差?如何减弱其影响?2.什么是大地高、正高、正常高?大地高和正常高有什么关系?

1-影响水准测量精度的因素有:

(1)仪器误差,如i角误差、水准标尺每米真长误差、一对水准标尺零点不等差等;

(2)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如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仪器及尺承沉降影响所引起的误差等;

(3)观测误差,指人的因素引起的误差;

(4)客观因素的误差,如日月引力产生的误差、重力产生的误差、温度变化产生的误差等。

为了减弱这些误差的影响,作业中应注意:

(1)严格控制观测时间,选择最佳观测条件;作业前把仪器放在阴凉处半小时,设站时用测伞遮阳;

(2)每测段设为偶数站,奇数站和偶数站采用相反观测程序

(3)每站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视线离开地面足够高度,坡度较大的地段应适当缩短视线;

(4)往返测应沿同一路线进行,并使用同一仪器和尺承;S

(5)对于客观因素产生的误差只能通过改正数的办法予以减弱。

2-大地高的定义是由地面点沿通过该点的椭球面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

正高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地面上任意一点的正高是指该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正常高以似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地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常高是指该点沿垂线方向至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大地高=正常高+高程异常。

技术设计 布设原则 选点 埋石 (各等级埋石要求)

外业观测技术要求(二等 四等;测站、测段)

外业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改正项 、平差)

精度指标(千米偶然中误差 全中误差)

教材:案例分析辅导教材 测量学教材

GB12897—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多做几道

第一题(20分)某单位拟在一山坡上开挖地基新建一住宅小区,范围内现有房屋、陡坎、小路、果园、河沟、水塘等。某测绘单位承接了该工程开挖土石方量的测算任务,外业测量设备使用一套角精度为2″的全站仪,数据处理及土石方计算采用商用软件。(1)距山脚约500m处有一个等级水准点。在山坡上布设了一条闭合导线,精度要求为1/2000。其中,导线测量的水平角观测结果见下表。(2)在山坡上确定了建设开挖的范围,并测定了各个拐点的平面坐标(x.y).要求开挖后的地基为水平面(高程为h),周围坡面垂直于地基。(3)采集山坡上地形特征点和碎部点的位置及高程。为保证土石方量计算精度,采集各种地形特征点和碎部点,碎部点的采集间距小于20m。(4)数据采集完成后,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然后采用方格网法计算出土石方量,最终经质检无误后上交成果。【问题】1.列式计算本项目中导线测量的方位角闭合差。2.本项目中哪些位置的地形特征点必须采集?3.简述采用方格网法计算开挖土石方量的步骤。4.简述影响本项目土石方量测算精度的因素。

××省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最低气温-10℃。6~7月为梅雨季节,年平均降雨量在1234mm以上。11月至次年3月空气湿度较大,经常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差。省内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十分便利。该省现有的大地控制网受地壳变动和社会建设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损坏、减少严重,目前的大地控制网点难以满足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为此,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利用GNSS技术建立二等大地控制网。1.已有资料(1)测区现有地形图及交通图、行政区划图可供设计、选用使用。(2)对控制测量范围的控制点进行了全面普查,国家级网点若干个。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4)《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22021-2008)。【问题】1.简述技术设计的目的和步骤。2.试述该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3.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验收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二等精密水准测量项目设计书如下。1)概况(1)任务来源维持区域大地测量高程基准,为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测绘服务,利用水准测量技术建立区域大地高程控制网。(2)测区范围(略)(3)任务情况(略)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略)(2)收集资料情况1.5000地形图。二等水准点4个,采用1956黄海高程基准。3)技术依据与精度要求《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二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偶然中误差:±2.0mm。4)方案设计(1)二等水准网布设(略)(2)技术标准①仪器:DS3光学水准仪;②视线长度≤80m;③前后视距差≤3.0m;…..(3)外业观测①人员(略);②观测方式:采用单程双转点观测;……5)附录略。6)问题(l)上面的项目设计中有多处条文不合适,请加以改正。(2)简述项目设计书包含的内容,该项目设计书是否完整?该项目设计书的方案设计是否完整?

根据省国土局的安排,某市××年××月开始对本地区开展土地调查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1.测区概况测区为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全测区的东部为平地、西部为丘陵地。其中平地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80%;丘陵地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450km2。2.主要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GB/T13989-92)。(9)《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15968-1995)。(10)《城市测量规范》(CJJ8-99)。3.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问题】1.试述土地调查的实施步骤。2.试述农村土地调查的内容。3.试述土地调查成果检查的内容。

1)项目背景随着社会和测绘技术的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达到测绘资料成果的充分共享,必须将原有的测绘成果资料统一到同一个基准下。2008年7月,我国新一代地心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正式启用,基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BJ54)和1980西安坐标系(XA80)的各种坐标成果将随之需要转换到CGCS 2000。××地区原有的测绘成果大都为地方坐标系测绘成果,需要将这些成果转换为CGCS 2000。2)测区已有资料(1)控制点×××个,地方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L0。(2)国家一、二等大地控制点×××个,CGCS 2000。3)问题(1)根据案例背景回答我国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CGCS 2000是怎么定义的?(2)坐标转换有哪些形式?根据案例提供资料可否实现地方坐标系到CGCS 2000的坐标转换?(3)简述坐标转换原理。怎样建立地方坐标系统与CGCS 2000的联系?(4)若该地区有A01~A0k等点的CGCS 2000高斯平面坐标 (χ,y)CGCS 2000,中央子午线L0,简述通过GPS技术获得该地区控制网网中其他n个点[B01~B0n,地方高斯平面坐标系(χ,y)DiFan] CGCS 2000坐标的步骤。(5)将地方坐标系测绘成果转换为CGCS 2000坐标后,怎样评定坐标转换精度?

最新试题

该科目易错题

该题目相似题